1300人阵亡,乌军三个旅撤出战斗,美媒:库尔斯克守不住了随着朝鲜军队加入战斗,俄乌双方对库尔斯克边境地区的争夺变得更加血腥和残酷。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最新战报,过去三天俄军总计消灭乌军近1300人,平均每天4百多人,远远高于12月中上旬乌军每天的伤亡水平。据俄罗斯媒体报道,12月下旬乌军三个旅因为伤亡过大,已经撤出战场休整。美国彭博社就表示,按目前的战场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乌军很难在库尔斯克坚持到明年春天。乌军坚守处于低洼地带的苏贾,导致伤亡惨重,这极有可能是俄军指挥部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8月6日,乌军入侵俄罗斯联邦库尔斯克州,随后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从顿巴斯前线抽调大批精锐机械化部队入俄,以快速扩大控制面积。很快乌军就攻下这一带俄罗斯战略重镇苏贾,并向其西南方向围攻另外一个战略重镇科列涅沃,到9月中旬,乌军控制了库尔斯克土地一度超过1000平方公里,乌克兰总统因此被西方媒体捧吹为所谓的“战略大师”!但是,乌克兰为乌军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境内的突飞猛进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一方面,乌军在库尔斯克境内的疯狂进攻中,伤亡巨大,乌军所剩不多的坦克装甲车辆大部在库尔斯克被俄军摧毁,使乌军在顿巴斯战场失去了反攻的能力。另一方面,乌军从顿巴斯调兵增援库尔斯克后,原本就兵力严重不足的顿巴斯乌军防线更加脆弱,在俄军优势兵力的猛攻下几乎全面崩溃!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最新统计,从8月6日乌军入侵库尔斯克起,到12月29日为止,俄军共消灭乌军超过45220人,摧毁坦克262辆、步兵战车203辆、装甲运输车142辆、装甲战车1349辆、汽车1231辆、火炮336门、多管火箭系统发射装置42个(其中包括11套美制“海马斯”系统和6套MLRS系统)。过去三天,俄军共消灭乌军1300人,平均每天超过400人,摧毁乌军坦克装甲车辆33辆和15门火炮。俄乌冲突战线长达1200多公里,其中库尔斯克地区战线长度不到一百公里,只占整个战场的12分之一,但是库尔斯克地区乌军每天人员的损失超过乌军全部损失的30%以上。乌军坚守的苏贾在军事上是一块死地乌军坚守的苏贾市,其北面、东面和南面的高地均被俄军占领,在军事上就是一个死地,这是造成乌军严重伤亡的主要原因。但泽连斯基为了所谓的国际观瞻,坚决要求乌军在此坚守更长的时间,以证明乌军仍然有对俄罗斯本土造成破坏性损失的能力,从而让西方看到军事支持乌克兰的价值。一直以来,乌军指挥部都是通过从顿巴斯地区调兵增援来维持乌军在库尔斯克苏贾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存在,但现在顿巴斯前线已经全面崩溃,他们自身难保,根本无兵可调,乌军继续坚守苏贾地区将会非常困难。朝鲜军队参战后,俄军攻势更加猛烈,而乌军却因为伤亡惨重,被迫将三个旅撤出战场进行休整,俄乌两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军力的此消彼长,决定了库尔斯克战场局势正朝对乌军极为不利的方向演变。据美国彭博社报道,有美国官员对他们表示,如果俄军猛烈的攻势继续持续,乌军很难在库尔斯克地区坚持到春天来临。从战线的变化来看,11月份乌军控制面积快速萎缩到只有不到500平方公里,12月份库尔斯克乌军继续缩小到不到400平方公里,在乌军伤亡人数增加了同时,俄军推进的速度明显下降。蓝色部分为乌控区,已缩水超过60%是俄军的战斗力不行吗?俄军在顿巴斯地区打乌军建设8年之久的坚固堡垒阿瓦迪夫卡、乌格莱达尔、托列茨克和克拉斯诺格夫卡都不成问题,为什么却打不下只有临时工事且地势低洼的库尔斯克乌控区呢?这只有一个解释!库尔斯克之战就是俄罗斯高层以库尔斯克核电站为诱饵,故意吸引泽连斯基进行军事冒险的一个战略陷阱。俄军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在对乌军极为不利的地形上,最大限度地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其二、拉长战线,使兵力早已严重不足的乌军防线出现更多防御漏洞,从而给俄军突破乌军阵地制造可乘之机。从战事发展的结果来看,俄军的战略目标基本已经达到。进退两难,入侵库尔斯克将成为泽连斯基最大的污点!据采访库尔斯克乌控区的美联社记者报道,由于很清楚库尔斯克乌控区将来的命运,在这里作战的乌军战士士气都很低落,很多下级军官甚至质疑乌军这么做是否有价值,还有人认为泽连斯基下令入侵库尔斯克是对顿巴斯地区的背叛。接受采访的乌军对记者表示,他们现在进退两难。由于俄军兵力是乌军的三倍,坦克装甲车辆等进攻性武器损失殆尽,乌军根本不可能在库尔斯克继续扩大控制面积。但现在也不难撤退,因为乌军一旦后撤,数万俄军必然尾随攻入乌克兰境内的苏梅州,为了阻止俄军攻入乌境,乌军暂时也只能顶在这里。但这样一来,乌军又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乌军在库尔斯克可谓是进去容易,出来难,而这个大麻烦是泽连斯基自找的。据媒体报道,早在2023年扎卢日内担任乌军总司令时,泽连斯基就有入侵库尔斯克的想法,但遭到扎卢日内的坚决反对,这也是两人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没有办法,到最后泽连斯基只得开了不听话的扎卢日内,换上更好控制的西尔斯基替代扎卢日内,以更好地推进自己的战略决策,这时他还认为自己非常高明。西尔斯基指挥乌军攻入库尔斯克后,泽连斯基立即将此当成了自己的政绩,但同时也堵住了自己的退路。乌军入侵库尔斯克之初,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很多逢俄必反的西方媒体立即将泽连斯基捧成了“圣人”,为他的这一“英明”决策找了很多理由。但乌军偷鸡不成蚀把米,当乌军在顿巴斯的全线溃败与库尔斯克战役的因果关系逐渐显现后,这些西方媒体对泽连斯基的赞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只要泽连斯基仍在掌权,大概不会有人能够追究他入侵库尔斯克的决策失误,但如果他下台了,或者支持他的国际力量后退了,这口大黑锅就只有他来背了。背上这口大锅,泽连斯基的下场绝对好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